發(fā)布時間:2018-6-13 11:04:28來源:長江日報
長江日報訊(記者黃征 通訊員陳張京 汪照琪 鄭浩南)建設公共停車位,緩解市民停車難,從2015年到2018年,我市連續(xù)4年將其納入政府“十件實事”。12日,市委市直機關工委舉辦“我是武漢好聲音”第十一期“聚焦新增停車位建設”活動,規(guī)劃部門呼吁,為進一步緩解市民停車難,學校、機關等應充分利用自有用地,建設停車泊位尤其是節(jié)地、高效、綠色的智能機械車庫,并對外開放。
此次活動在位于江漢北路的民航酒店智能停車庫外舉行,該停車庫高達52米,共26層,可停放100輛小車。長江日報記者看到,該停車庫有兩個入口,司機將車開進任一入口后,便可下車離開。通過監(jiān)控可以看到,通過機械動作,小車就像坐電梯一樣被送至空車位。待司機回來取車時,小車通過機械動作被送回原處,其車頭已掉轉對著車庫門。一名取車的女士笑稱:“我就住在附近,這個智能停車庫建得很及時,不僅停放方便,我再也不用為倒車煩惱了!
市國土資源和規(guī)劃局交通市政處負責人介紹,近年來,為緩解交通擁堵問題,我市持續(xù)推進停車場規(guī)劃建設管理,并大力推動機械停車設施建設。2015年以來,全市新增6萬多個公共停車泊位,其中建成47個機械停車設施,可提供5700個停車位。
湖北民航大酒店有關負責人表示,民航酒店智能停車庫是武漢首個雙棟并聯(lián)的“塔庫”,也被稱為智能垂直升降機械車庫,“以前這里是酒店的垃圾場,如果按面積算只能停6輛車。2015年我們響應市政府號召建設停車場,經多方考察,一年后建成這個智能停車庫,有效緩解了酒店和周邊居民停車難問題。”
據(jù)了解,我市自2015年起,就通過免征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、簡化審批手續(xù)等措施,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建設公共停車泊位,2018年將利用學校操場建設地下停車場作為創(chuàng)新項目推動。目前,規(guī)劃部門正聯(lián)合各區(qū)推動選址、審批等工作,已初步圍繞學校、醫(yī)院、老舊小區(qū)等停車問題突出的地方,選取了約1.8萬個停車位。同時鼓勵醫(yī)院、機關、企事業(yè)單位等利用自有用地建設智能機械車庫,以分時段等方式與社會共享。